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

 中国茶文化网   2021-07-19 19:59   409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摘要:

1、绿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。2、黄茶的工艺为杀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。3、红茶的工艺为鲜叶、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。4、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、干燥。5、黑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、初揉、渥堆、复揉

  1、绿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。2、黄茶的工艺为杀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。3、红茶的工艺为鲜叶、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。4、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、干燥。5、黑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、初揉、渥堆、复揉、烘焙。6、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、做青、炒青、揉捻、干燥等。

  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

  1、绿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炒(蒸)青、揉捻、干燥

  绿茶的特点是汤清叶绿,在整个制作过程中,尽量少发生发酵或氧化作用。杀青是绿茶的制作重点,目的在于迅速破坏茶叶中酵素酶的活性,停止茶叶的发酵。

  杀青后的茶叶,藉由揉捻使茶叶表面与内部细胞组织破坏,组织液体附着于茶菁表面,利于冲泡时增加香气口感,以及让内涵物质均匀释出。代表性茶品,如:杭州龙井﹑安徽太平猴魁等。

  2、黄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炒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

  黄茶的特点是叶黄汤黄,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类似,闷黄是黄茶的制作特点。闷黄,鲜叶杀青、揉捻后将茶叶盖布,保持茶叶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下,产生菌类催化茶叶氧化,因而使茶叶变黄。代表性茶品,如:湖南君山银针﹑安徽黄大茶、霍山黄芽等。

  3、红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萎凋、揉捻、补足发酵(渥红)、干燥

  红茶的质量特点是汤红叶红,重要工序在于发酵。红茶发酵,主要在于茶素之氧化作用,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才能有优质茶品。发酵温度过高、速度过快,会导致茶叶酸变或产生腐败酸臭的滋味。

  依季节、环境、设备、茶菁嫩度等不同状况,掌控发酵时间也有差异,大约时间在 90 ~ 150分钟。由于红茶制作不经杀青工序,保持酵素酶的高度活性,才能令叶片完全变红。代表性茶品,如云南滇红、安徽祁门红茶等。

  4、白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萎凋、烘青、干燥

  白茶的特点是叶嫩白毫多、汤色浅黄、嫩毫香味重。制作时不炒、不揉,萎凋时间长,再文火烘焙,足干后便告完成。

  在鲜叶萎凋的过程中,有菌类参与氧化,故萎凋后叶脉呈咖啡红,因而有红妆素裹之称。代表性茶品,如:福建的福鼎大白、政和白牡丹、白毫银针、贡眉、寿眉等。

  5、黑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炒青、揉捻、渥堆、干燥、蒸压、成型干燥

  1973年以后,黑茶包含现代的渥堆普洱熟茶,然以目前云南学业界都认为,渥堆熟茶有别于黑茶制程,应该独立一类。在此,黑茶的说明将不涵盖普洱茶在内。黑茶的特点,叶色黑褐油润,渥堆是黑茶的制作特点。

  渥堆方法是将茶叶杀青、揉捻后,控制在湿度和温度适合的环境下,进行增温,产生适当的菌类进行发酵,一般需渥堆五至六天,有时还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  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,因此多制成不同形状的紧压茶。代表性茶品,如广西六堡茶、湖南安化茯砖、黑砖等。

  6、青茶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日光萎凋、静置搅拌、炒青、揉捻、干燥

  青茶的特性,在于日光萎凋与静置搅拌导致茶菁色泽青褐色、汤金黄、绿叶镶红边。制作关键在于静置搅拌的工序,俗称“做青”。

  “做青”是将适度日光萎凋的茶叶放在竹筛盘中,来回摇动,茶叶在反复相互挤压碰撞之后,叶的边缘因碰撞而破裂,因而促进茶叶边缘的氧化作用,形成绿叶镶红边的状态。

  静置搅拌后,立即以锅炒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。代表性茶品,如:早期台湾乌龙茶、台湾北埔膨风乌龙茶(东方美人)、武夷岩茶、安溪铁观音、凤凰单丛等。

  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:绿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;白茶的加工工艺为萎凋、干燥;黄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、杀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;乌龙茶加工工艺为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;红茶的加工工艺为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。;杀青、初揉、渥堆、复揉、烘焙、干燥。

  六大茶类介绍:

  1.白 茶

  属轻微发酵茶,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。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。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、政和、松溪、建阳、云南景谷等地。

  发酵程度:10%

  茶性: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越陈越香,茶性也由凉转温。

  汤色:新茶汤色黄绿清澈,老茶橙黄、深黄,滋味清淡回甘。

  香气:新茶毫香清鲜,老茶滋味醇厚枣香药香。

  特点:外形芽毫完整,满身披毫,毫香清鲜,汤色黄绿清澈,滋味清淡回甘。

  功效:新茶(1年2年)的功效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,但“绿茶的陈茶是草,白茶的陈茶是宝”,白茶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,素有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之说。

  老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。具有三抗三降:抗辐射,抗氧化,抗肿瘤;降血压,降血脂,降血糖;防癌、抗癌、防暑、治牙痛,清热润肺,消炎解毒,保肝护肝,是解酒醒酒的良品。

  制作工艺:萎凋、干燥。

  代表品种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、贡眉

  冲泡水温:90°—100°

  2.绿 茶

 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、叶底以绿色为主调,故名绿茶。

  发酵程度:0

 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,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,含有的茶多酚、儿茶素、叶绿素、咖啡碱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。

  茶性:偏寒,体寒者或者冬季应减少饮用。

  汤色:叶绿汤清,滋味醇美、鲜爽

  香气:清新的豆香,花香、淡淡清香

  特点:清汤绿叶

  功效:绿茶被誉为“国饮”。

  绿茶中丰富的天然营养成份,对防辐射、防衰老、防癌、抗癌、杀菌、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,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。还具有生津解渴,清热去火,提神醒脑,去腻消食,减肥等功效。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

 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通过高温,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,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,以防止叶子红变;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,使叶子变软,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。

  代表品种:西湖龙井,碧螺春,信阳毛尖、六安瓜片,安吉白茶

  冲泡水温:75°—85°

  3.黄 茶

  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。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。

  发酵程度:10%

  茶性:凉

  汤色:黄中微泛红,似桔黄色,有深浅之分。

  香气:香气纯正,滋味浓醇回甘,清爽细腻,有毫香。

  特点:黄叶黄汤

  功效:提神醒脑,消除疲劳,消食化滞等。对脾胃最有好处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、懒动肥胖、都可饮而化之。

  制作工艺:鲜叶、杀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。

 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,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。

  代表品种:君山银针、蒙顶黄芽、北港毛尖、远安黄茶、霍山黄芽、沩江白毛尖、平阳黄汤、皖西黄大茶、广东大叶青、海马宫茶等。

  冲泡水温:85°—90°

  4.青茶(乌龙茶)

  乌龙茶,亦称青茶、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,品种较多,是中国几大茶类中,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。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、凤饼演变而来,创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间)前后。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、闽南及广东、台湾三个省。

  发酵程度:10%-70%

  茶性:平(乌龙茶适应人群比较广。)

  汤色:橙黄清澈

  香气: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,也具有红茶醇厚回甘的滋味。

  特点:绿叶红镶边

  功效: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,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。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。具有温胃清肺,防癌,降血压,抗衰老,提神益思,消除疲劳、解热防暑、杀菌消炎、消食去腻、减肥等功效。

  制作工艺: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。

  代表品种:

  闽北乌龙:武夷岩茶、水仙、大红袍、肉桂。

  闽南乌龙:铁观音、奇兰、水仙、黄金桂。

  广东乌龙:凤凰单枞、凤凰水仙、岭头单枞。

  台湾乌龙:冻顶乌龙、包种、乌龙。

  冲泡水温:100°

  5.红茶

 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。

 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,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,名为“正山小种”。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,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。

  发酵程度:100%

  茶性:温和

  汤色:汤色红艳明亮

  香气:香高色艳味浓,浓厚甘醇

  特点:红汤红叶

  功效:养胃护胃、生津解渴、促进食欲,抗氧化,消炎杀菌、可利尿、消除水肿,并强壮心脏功能。

 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,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,可以红茶酌加黑糖、生姜片,趁温热慢慢饮用,有养胃功效,身体会比较舒服。

  制作工艺: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。

  代表品种:正山小种,金骏眉,安徽祁门红、;云南滇红,安徽霍红等。

  冲泡水温:90°

  6.黑茶

  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,故得名。属后发酵茶,主产区为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安徽等地。

  发酵程度:100%,后发酵茶

  茶性:温和

  汤色:紅浓明亮,红油剔透

  香气:香味醇厚,滋味浓厚如浆

  特点:越陈越香

  功效:去油腻、解肉毒、暖胃、减肥、降脂、防止动脉硬化、防止冠心病、降血压、抗衰老、抗癌、降血糖等功效。

  制作工艺:杀青、初揉、渥堆、复揉、烘焙、干燥

  代表品种:

  湖南黑茶(茯茶、千两茶、黑砖茶、三尖等)、湖北青砖茶、四川藏茶(边茶)、安徽古黟黑茶(安茶)、云南黑茶(普洱熟茶)、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(茯茶)。

  冲泡水温:90°-100°

  结语:

  茶叶保质期

  绿茶:12个月年(密封,冰箱冷藏 3年)

  黄茶:12个月(密封,冰箱冷藏 3年)

  青茶:36个月(密封后,放冰箱冷藏。)

  红茶:36个月

  白茶:20年

  黑茶:20年

  茶叶储存三大原则:干燥、避光、密封。

  中国茶品种类繁多,根据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可分为:绿茶类、白茶类、黄茶类、青茶类、红茶类、黑茶类。

  (一)白茶的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萎凋->烘青->干燥

  白茶的特点是叶嫩白毫多、汤色浅黄、嫩毫香味重。制作时不炒、不揉,萎凋时间长,再文火烘焙(或日晒干燥),足干后便告完成。

  在鲜叶萎凋的过程中,有菌类参与氧化,故萎凋后叶脉呈咖啡红,因而有红妆素裹之称。代表性茶品,如:福建的福鼎大白、政和白牡丹、白毫银针、贡眉、寿眉等。

  (二)黄茶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炒青->揉捻->闷黄->干燥

  黄茶的特点是叶黄汤黄,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类似,闷黄是黄茶的制作特点。闷黄,鲜叶杀青、揉捻后将茶叶盖布,保持茶叶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下,产生菌类催化茶叶氧化,因而使茶叶变黄。

  代表性茶品,如:湖南君山银针﹑安徽黄大茶、霍山黄芽等。

  (三)绿茶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炒(蒸)青->揉捻->干燥

  绿茶的特点是汤清叶绿,在整个制作过程中,尽量少发生发酵或氧化作用。杀青是绿茶的制作重点,目的在于迅速破坏茶叶中酵素酶的活性,停止茶叶的发酵。

  杀青后的茶叶,藉由揉捻使茶叶表面与内部细胞组织破坏,组织液体附着于茶菁表面,利于冲泡时增加香气口感,以及让内涵物质均匀释出。代表性茶品,如:杭州龙井﹑安徽太平猴魁等。

  (四)青茶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日光萎凋->静置搅拌->炒青->揉捻->干燥

  青茶的特性,在于日光萎凋与静置搅拌导致茶菁色泽青褐色、汤金黄、绿叶镶红边。制作关键在于静置搅拌的工序,俗称“做青”;“做青”是将适度日光萎凋的茶叶放在竹筛盘中,来回摇动,茶叶在反复相互挤压碰撞之后,叶的边缘因碰撞而破裂,因而促进茶叶边缘的氧化作用,形成绿叶镶红边的状态。

  静置搅拌后,立即以锅炒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。代表性茶品,如:早期台湾乌龙茶、台湾北埔膨风乌龙茶(东方美人)、武夷岩茶、安溪铁观音、凤凰单丛等。

  (五)红茶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萎凋->揉捻->补足发酵(渥红)->干燥

  红茶的质量特点是汤红叶红,重要工序在于发酵。红茶发酵,主要在于茶素之氧化作用,在低温高湿环境才能有优质茶品。

  发酵温度过高、速度过快,会导致茶叶酸变或产生腐败酸臭的滋味。依季节、环境、设备、茶菁嫩度等不同状况,掌控发酵时间也有差异,大约时间在90~150分钟。

  由于红茶制作不经杀青工序,保持酵素酶的高度活性,才能令叶片完全变红。代表性茶品,如云南滇红、安徽祁门红茶等。

  (六)黑茶加工工艺

  制程:鲜叶->炒青->揉捻->渥堆->干燥->蒸压->成型干燥

  1973年以后,黑茶包含现代的渥堆普洱熟茶,然以目前云南学业界都认为,渥堆熟茶有别于黑茶制程,应该独立一类。在此,黑茶的说明将不涵盖普洱茶在内。

  黑茶的特点,叶色黑褐油润,渥堆是黑茶的制作特点。渥堆方法是将茶叶杀青、揉捻后,控制在湿度和温度适合的环境下,进行增温,产生适当的菌类进行发酵,一般需渥堆五至六天,有时还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  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,因此多制成不同形状的紧压茶。代表性茶品,如广西六堡茶、湖南安化茯砖、黑砖等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aoyuanchaguan.com/1249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中国茶文化网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